• <tr id="2gqzi"><delect id="2gqzi"><option id="2gqzi"></option></delect></tr>
      <i id="2gqzi"></i>

      <tr id="2gqzi"></tr>
      <tr id="2gqzi"></tr>

        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-满族的发源地

        2012-12-08 16:18:09 作者:编 来源: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:0

        吉林市是满族的发源地之一,又是朝鲜族集居的地方。满族有14万多人,约占全市人口的4%。全市有34个满族乡镇,1个满族朝鲜族乡,其中以永吉县乌拉街满族镇居住的满族人口为最多


          吉林市是满族的发源地之一,又是朝鲜族集居的地方。满族有14万多人,约占全市人口的4%。全市有34个满族乡镇,1个满族朝鲜族乡,其中以永吉县乌拉街满族镇居住的满族人口为最多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  位于松花江东岸,距吉林市区大约30公里,是一处以满族民俗为主的景点。吉林市有34个满族乡镇,满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4%,以乌拉街最为集中。

          在乌拉街满族镇,许多建筑都带有满族特色,生活习俗也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。在这里可以品尝地道的满族风味饮食,如哈依玛(水团子)、打打糕、菠萝叶饼、粘豆包、大小黄米“火勺”等,若时机凑巧的话,还可以亲眼目睹独特的满族婚俗和萨满教仪式。在乌拉街满族镇上还留有不少历史悠久的古迹,如乌拉总管衙门、侯府、魁府、古城墙等。

              乌拉街满族镇距市中心30公里,仍然保留著传统的满族风俗和多处名胜古迹。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府、候府、魁府、白花点将台、古城墙及千年古树等现保存完好。

             乌拉街满族镇北约250米处,是明代女真扈伦四部(叶赫、哈达、辉发和乌拉)之一的所在地。乌拉部至明万历年间逐渐强大,称霸于吉林地区,屡与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争斗。万历四十一年(1613年)乌拉部与努尔哈赤决战大败,乌拉部便告灭亡。这里的乌拉古城遗址便是当年乌拉部的所在地,现存还有古城墙和百花点将台。古城四面环山,一面临水;百花点将台是城中一处用土垒起的高台。乌拉镇现还有打牲乌拉总管衙门、侯府、魁府等处遗址。在雾凇出现的期间,这附近的乌拉街珍珠岛雾凇观赏区是一个摄影爱好者聚集的地方。

             乌拉街满族镇这里还有满族民俗村,向游客展示满族的服装、歌舞、婚俗、日常生活习俗等。冬季基本没有任何展示。乌拉街还是萨满教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,在此举行的萨满教活动的规模是举世无双的。

               在乌拉街满族镇,许多建筑带有满清特色,生活习俗也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。其中以萨满教仪式和婚礼最具代表性。 

               满族的婚礼也很别致。结婚前几天,女方要将妆奁及新娘所用衣物用车送到男方家,次日男青年要到女方家拜谢。新娘不分什么季节都要穿棉服,到婆家门前时新郎拿起特制的弓箭,向新娘的车轿射三箭,以示吉利。

          乌拉街满族镇生活习俗和饮食文化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,其中满族传统火锅最具代表性。据载:满族起兵关外时,满族军队曾与元朝军队发生过战争。军队需要吃饭,而时间又很紧迫,就想出一种方法:支起架子,用大锅或是自己的头盔放上水,把打来的猎物切成片,放在里面煮。这种吃法非常方便,不仅节省时间还便于很快投入行军打仗。这便是满族火锅的雏形。到清代中叶,特别是乾隆皇帝酷嗜火锅,他在位期间,六次南巡一次巡幸乌拉,所到之处,地方官投其所好,争相以当地火锅进献,上行下效,朝野上下食用火锅成风。后来这种在行军打仗中被发现的美食逐渐演变成为“前飞(飞禽肉)、后走(走兽肉)、左鱼(鱼肉)、右虾(虾肉)、转圈撒葱花”的满族传统火锅。


        满族风俗

        1、服饰:  清朝满族官员的服饰是戴红缨帽,身穿浦挂,足蹬皂靴,从缨帽

             当地满族风情(11张)的顶子颜色分别品级。一般满族人着长袍、马褂、旗袍、坎肩,腰系丝绦,佩带搭包或烟荷包,脚穿长靴、绣花鞋,或毡疙瘩、靰鞡(短靿的靰鞡叫蹚头牛,高靿的牛皮靰鞡叫蹚头马)、旗鞋(寸子鞋),还有满族装饰品,发式(疙瘩鬓、匝架)等。建国前,满族吸烟人喜欢用长杆烟袋(关东三大怪之一——大姑娘叼烟袋)。

               乌拉街满族镇

        2、民居:  有满族的“三合院”“四合院”,满族祖先早期居住的“马架子”(窝棚)、“地窨子”。“口袋房,万字炕,烟囱长在地面上”,“草坯房子篱笆寨”,“黄土打墙墙不倒”,“幔杆”,“祖宗板”,“窗户纸糊在外”(关东三大怪之一),“养活孩子吊起来”(关东三大怪之一),“铜顶锡碗索罗竿”。

        3、饮食:  从传统的野味烧烤、满族火锅,到满汉全席、八大碗、三套碗、白肉血肠,以及特色食品“萨其玛”、粘豆包、馇子粥、小米粥、小米饭、煎饼、烤糕、玉米面馍、发糕、饺子、水团子、锅烙、米饭锅巴,还有山野菜、水豆腐、甜粘玉米、西瓜、香瓜、农家水果、应季蔬菜、野生江鱼、特禽(飞龙、珍珠鸡、丝光鸡、无声鸭、鹌鹑)等美味佳肴。

        4、宗教:  满族祖先信仰萨满教。萨满教是中国北方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信仰的一种比较原始的宗教,这种宗教没有庙宇和神祠、没有专职的教徒,信仰萨满教的各民族间所崇拜的神灵也不尽相同。萨满教在乌拉街镇农村还有较完好保存。“萨满”是通古斯语,即“巫”的意思。萨满教的祭司人是“察玛”,察玛经过考验、学习后才可以参加祭祖活动。满族人烧香祭祖形式隆重,察玛就是“烧香”的神匠。烧香分为满族烧香和汉族烧香,仪式各不相同,但都有察玛主持,察玛穿上神衣,戴上神帽,扎上腰铃,手执抓鼓,一边唱满语神歌,一边打鼓,一边舞蹈,一边摆动腰铃,旁边的人打起“萨拉器”,随着神歌拍板应和,仪式严肃,场面热烈。萨满教被省市的关部门拍成录像片发往32个国家作为研究资料,美国、芬兰等国家也派人来此做学术研究,2002年国际萨满教研究会在吉林市召开,与会学者专程到乌拉街研究。萨满祭祀仪式可作为一种表演节目,供游客欣赏。

        5、礼仪:  满族人从前经常出入林海、打猎、撑船涉江捕鱼,养成了骁勇刚毅热情好客,重视礼仪,讲究文明,长幼有序的良好民族性格,家长有绝对的权威,族长称为“穆昆达”。满族行“打千儿礼”、“半蹲礼”、“抱见礼”、“顶头礼”等。


        6、婚嫁:  清朝统治者为了保持民族旧俗曾采取许多措施,但满汉文化交融是历史的潮流,在汉族纳亲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微、请期、亲迎等婚娶六礼的影响下,满族形成了一套新婚俗;大致可分通媒:小定、拜女家、下茶、开剪、坐帐、合氶、分大小、回门、住对月等程序。满族在婚嫁习俗方面主要有“合婚”、“过礼”、给“装袋钱”、“抱轿”、“插车”、“避煞神”、蒙“红盖头”、“憋性”、“抱如意”、“拜北斗”、“雕弓射箭”、“跨马鞍”、“交杯酒”、拿“离娘酒、离娘肉、长命粉”、吃“子孙饺子”、“回门”等仪式和活动。

        7、生产活动:  游客可以参观或直接参与农业生产、树木种植、动物饲养以及捕鱼、采珠、碾米等生产活动。

        8、交通:  夏季可以乘轱辘车、威呼船、木排、马;冬季可以乘马拉爬犁、穿冰鞋。

        9、民族体育娱乐:  可以参观或参与珍珠球比赛、赛威呼、满族秧歌、满族布库、“狩猎”比赛、射箭、抓嘎拉哈等活动。

        10、节庆: 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、元宵节、二月二、端午节和中秋节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“珍珠球”等传统体育活动。
          颁金节:是满族“族庆”之日。1635年农历10月13日,皇太极发布谕旨,正式改族名“女真”为“满洲”,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。
          走百?。郝甯九慕谌?。一般在正月十六日。当晚,妇女们三五成群,结伴远洲,或走沙滚冰,或嬉戏欢闹,叫做“走百病”。
          二月二:俗称“龙抬头日”。当日晨,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,灰道弯曲如龙,故称“引龙”。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,祈求风调雨顺。全家人还要吃“龙须面”和“龙鳞饼”。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。
          清明节: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,而是在坟上插“佛朵”。“佛朵”是满语,译为汉语为“柳”或“柳枝”。根据满族的信仰,柳是人的始祖,人是柳的子孙,为表明后继有 人,要在坟上插柳

        \  \

        上一篇: 丹州:没有宰客的古镇

        下一篇: 鹤庆金翅鹤村被列为云南省白族特色村(视频)

       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>>
        验证码:

      1. <tr id="2gqzi"><delect id="2gqzi"><option id="2gqzi"></option></delect></tr>
          <i id="2gqzi"></i>

          <tr id="2gqzi"></tr>
          <tr id="2gqzi"></tr>

            欧美中文娱乐网 新建县| 广宗县| 周宁县| 苏尼特左旗| 观塘区| 龙胜| 宜丰县| 安平县| 贡山| 卢湾区| 衡南县| 清流县| 滨州市| 凭祥市| 保山市| 苍溪县| 赣榆县| 应城市| 南康市| 雅安市| 含山县| 石泉县| 郎溪县| 息烽县| 蒲城县| 信阳市| 博野县| 嵊州市| 东港市| 昌乐县| 松潘县| 云南省| 高邑县| 榆树市| 卢龙县| 田林县| 古田县| 乌海市| 油尖旺区| 清徐县| 大冶市|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